Django使用Jinja2时开启本地化和时区
Django自带的本地化和时区功能,对于面向全球的网站来说十分好用。但官方教程仅仅提及了如何在Django Template中使用,如果要切换成Jinja2就需要额外一些工作。
Django自带的本地化和时区功能,对于面向全球的网站来说十分好用。但官方教程仅仅提及了如何在Django Template中使用,如果要切换成Jinja2就需要额外一些工作。
PySide2在2020年已经可以pip安装后开箱即用了,但是要开发速度快的话,还需要一些额外的工具配置。主要是三个Qt Design、Qt uic和Qt rcc这三个小工具。此外,对于是否使用QT Quick我也有些建议。
在使用Systemd部署之前,首要确保Django中关于Celery和django-celery-beat这两个都已经配置完毕。为防止在这一步出错,顺便把Django中使用Celery的教程一并写了,而且省的以后还要再去找部署Celery的文档。
Gunicorn官方文档已经阐述了如何正确部署,不过对于使用虚拟环境的部署只有寥寥数语。由于大多数时候Python都会有单独的虚拟环境,如此反而导致走了许多弯路,在此记录下来正确部署方法。
在Aiohttp的官方教程中对于静态文件链接没有详细说明,仅仅提了一下开发时如何将静态文件夹加入路由。那该如何配合Aiohttp在Aiohttp-jinja2中处理静态文件链接呢?能否像在Django中使用jinja2一个函数搞定?答案是肯定的。
根据Aiohttp官方文档教程学习,在使用Aiomysql配合SQLAlchemy时,我遇到了两个十分坑爹的问题,白白折腾了好几个小时。而在各大搜索引擎里也没有解答,于是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对以后踩坑的人有些帮助。
如果你跟着Aiohttp官方文档走,按照Polls App配置开发环境,会发现每次修改文件必须手动关闭开启main.py
。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,那有没有像Django、Flask自带的那种修改后自动重载的工具呢?答案是有的。
在VSCode中直接使用系统编译器很方便,但是使用虚拟环境,尤其是Pypy的时候,就需要一些配置才能工作。一共有两种方法,全局配置和解释器配置,两种方法各自有缺点,暂时无法达到在pycharm中的体验。
在使用异步框架时,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保持异步。这一点十分影响我们对于框架组件的选择,如不能用requests只能用aiohttp,不能用pymysql要用aiomysql。那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,对于模板引擎jinja2我们是否需要替换?下面我用aiohttp-jinja2来说明一下。
在安装和使用一些库如Pillow时,我们会发现使用pip工具安装的是一个名字,而使用import导入的时候却是另外一个名字。为寻找答案,我去翻看了这些库的目录,并查找了以下pypi(python包仓库)的指南。